三夏時節的黃淮海麥區,每個農家的院落里、糧倉中都堆滿了金黃的麥粒,空氣中處處彌漫著麥香和豐收的喜悅!據農業部的田間測產和實打實收,今年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夏糧總產、單產均再創歷史新高,單產預計提高10公斤左右,冬小麥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九連增”。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糧食連續8年增產、總產站上1.1萬億斤這一新起點上,今年夏糧首戰告捷,為全年糧食穩定增產贏得主動,也給國內國際糧食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政策與技術相結合,政策效應推動了技術推廣
走基層:“今年蚜蟲特別厲害,多虧了國家的‘一噴三防’補貼政策。要是沒這項政策,不做統一噴防,每畝至少要減產500斤!”麥收時節,河南省許昌縣五女店鎮南街村種糧大戶趙保獻看著金黃飽滿的麥穗,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地!敖衲甑漠產能有1100—1200斤,和去年相比還略有增產!壁w保獻笑呵呵地說。
夏糧再獲豐收,首先得益于強農惠農富農、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力度持續增強。今年,中央在年初提前預撥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高產創建等補助資金1325億元的基礎上,又下撥了243億元農資綜合補貼,直接補給種糧農民。并且較早公布了小麥及其他主要糧食最低收購價,每斤小麥價格提高7到9分錢。
更關鍵的是,今年中央財政首次大面積集中實施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補助政策,對冬小麥“一噴三防”、油菜“一促四防”、東北水稻大棚育秧、南方早稻集中育秧、東北玉米抗旱“坐水種”以及西南玉米覆膜等六項技術實施補貼,標志著我國農業補貼從“聯地計補”向“聯技計補”轉變。
“今年重大技術推廣補貼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農業部種植業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補貼政策針對性更強,即政策與技術掛鉤,解決了技術落地、技術到位的問題,極大調動了農民采用先進技術的積極性。政策效應推動了先進適用增產技術的推廣,成為“科技增糧”的堅實后盾。
“今年冬小麥實現‘九連增’,‘一噴三防’是關鍵!”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郭進考解釋說,“一噴三防”是指在小麥穗期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微肥等混配劑噴霧,實現防病蟲、防干熱風、防倒伏、增粒重的關鍵增產技術措施。今年中央財政分兩次共計下撥16億元資金,對河南、山東等11個冬小麥主產省區的3.2億畝麥田實施“一噴三防”給予每畝5元補助。補助政策的出臺,使覆蓋面積迅速擴大,實施進度明顯加快,小麥主產區真正實現了對病蟲害的統防統治,將病蟲危害降到最低。據河北省農業廳植保站統計,實施小麥“一噴三防”的地塊比不噴施的地塊,平均可增產10%以上。
增產與減損相結合,科技成為重要支撐
走基層:“沒有鎮上的技術員,就沒有我的千斤田。沒有他們的技術指導,我家的小麥收六七百斤都成問題!焙笔“碴懯欣坠偽簶虼遛r民張光明說,小麥從選種到拌種,從除草到防病,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有技術員在現場指導。今年孝感地區的陰雨天多,赤霉病發作較重,張光明家的小麥卻沒和往年一樣得赤霉病,至少避免了三成的產量損失。
“小麥生長期長,自身調節能力強,即使某一階段遭遇不利因素,也有可能通過其他階段進行彌補,因此科技手段在小麥生產的調控空間較大!眹倚←湲a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肖世和告訴記者,九年來,我國小麥生產的常見災害都遇到了,春旱、低溫、干熱風、赤霉病……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農業部門總結出了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的技術措施,如“一噴三防”、澆防凍水、麥田鎮壓、土地深松等等。防災減災技術與穩產增產技術相結合,成為夏糧增產的重要原因。
好的技術還要推廣到位。近年來農業部逐步探索出“專家定點聯系到縣、農技人員包村聯戶”的技術推廣模式,大力推行以“包村聯戶”為主要形式的推廣機制和“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的服務模式。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科技,農業部共動員100萬名農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農業科技大會戰,在小麥生長的每一個環節,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據了解,今年防災增產關鍵技術到位率明顯超過往年,深松整地面積達到1億畝,同比增加2000萬畝;播種鎮壓1.3億畝,增加5000萬畝,有力地促進了小麥苗情轉化升級和產量形成。
農業機械化也為“九連豐”立下功勞。今年全國共有1萬多個農機作業隊、150多萬名農機手參加三夏作業。在許多地方,小麥搶收、秸稈粉碎還田后,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隨即就能一次完成深松、施肥、精量點播、播后鎮壓等工作。機械化不但很大程度解決了“誰來種田”的問題,還解決了“如何種好田”的問題。
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走基層:“自打建設‘噸糧市’后,村里萬畝小麥高產創建示范方平均畝產過千斤。我種的小麥高產攻關田在投入比上年減少兩成的情況下,畝產達到了650多公斤,每畝增產73公斤,這樣算下來,每畝增收200元以上!焙颖笔『愂泻惪h曹樂堡村的農民任明璽樂呵呵地說起今年的種糧收益。
今年13個夏糧主產。▍^)全面增產,其中冀、魯、豫、皖、蘇五省的夏糧面積占全國七成多、產量占八成多,上演夏糧豐收“重頭戲”。河北省邯鄲市、河南省鶴壁市、山東省齊河縣、湖北省云夢縣……一個個產糧大市(縣)脫穎而出,為保障糧食安全做出重要貢獻。從中央到地方,上下協同、合力抓糧、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逐步健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小麥產量占全國1/4的河南省,在夏糧生產的重要季節和關鍵時期,省領導深入農村田間地頭,及時指導和幫助農民解決糧食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還建立了糧食生產聯席會議、領導聯系點、專家指導、督導檢查、輿論宣傳等五項制度,使全省上下形成了重視糧食生產、抓好糧食生產的工作機制與共識。
位于黃河岸邊的山東省齊河縣,2009年、2010年蟬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糧食連年增產。3年來,齊河縣先后投入農田水利建設、土地整理改造和農田林網“三大工程”的資金就達4.73億元。
在糧食主產區,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成為促進糧食規模生產的重大舉措。今年小麥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在450—500公斤,比全國小麥平均單產高30%以上。農民們紛紛贊嘆:“現在種田比以前容易多了,用什么種、施什么肥、什么時候施肥、什么時候澆水,看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就行了。高產創建是沒有圍墻的學校,沒有鈴聲的課堂,沒有黑板的教室!
“去冬今春以來的小麥生產,看似風調雨順,實則工作在前。從冬前控旺到防范‘干熱風’催熟,針對關鍵階段可能發生的災情,我們都做到了有技術方案,有物資儲備,有政策支撐!鞭r業部有關負責人認為,夏糧“九連豐”的過程,也是不斷把握夏糧生產規律、提升生產能力的過程。aaa